三思工具查询网

班衣戏采

词语 班衣戏采
拼音 bān yī xì cǎi
班衣戏采的意思,词语解释 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◇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。
汉字
班的拼音 bān
班的解释 班 (会意。从玨,从刀。金文,中间是刀,左右是玉。象用刀割玉。本义分割玉) 分瑞玉。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,中分为二,各执其一以为信 班,分瑞玉也。--《说文》 班瑞于群后。--《书·舜典》 又如班瑞(颁还瑞玉;颁赐祥瑞) 分开;离群 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--李白《送友人》 又如班马 赏赐;分给 晋侯执曹伯,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。--《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 又如班扬符赏(颁布相应的赏赐);班授(颁发授予);班散(分给);班赐(颁赐;分赏) 分布;铺开 遇 班 bān ①工作或学习的组织~级。 ②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~、夜~。 ③军队的基层单位,在'排'之下。 ④旧时用于剧团的名称徽~。 ⑤量词这~老同志不服输、搭下一~飞机。 ⑥有固定线路并定时开行的~车、~机。 ⑦调回或调动(军队)~师回朝。 ⑧姓。 【班禅】喇嘛教格鲁派(黄教)的两大活佛之一。1645年格鲁派领袖罗桑却吉坚赞始称班禅(班禅四世)。1713年清政府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,正式确定了其 地位。此后历世班禅活佛转世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。至今已传10世。又叫班禅额尔德尼。例任后藏扎什伦布寺住持。 【班禅额尔德尼】见【班禅】。 【班禅四世】(1567-1662)喇嘛教格鲁派(黄教)首领。本名罗桑却吉坚赞◇藏人。13岁时在日喀则附近温贡寺出家。天启二年(1622)成为达赖五世之师。倡议联合蒙古 和硕特部的固始汗,遣使朝清。清顺治二年(1645)被固始汗赠以'班禅博克多'尊号,是班禅活佛系统获得名号的开始◇死于扎什伦布寺。 【班超】(32-102)东汉名将。字仲升。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。明帝永平十六年(73),奉命率36人赴西域(今新疆地区)。攻杀匈奴派驻鄯善的官员,平定莎车 等地贵族叛乱,击退匈奴的反扑和月氏的进攻,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和丝绸之路的畅通⊥帝永元三年(91),任西域都护。永元十四年(102)病死洛阳。 【班房】 ①旧时衙门里衙役值班的地方。也指衙役。 ②监狱;拘留所。 ③教室。 【班固】(32-92)东汉史学家。字孟坚。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。明帝在位时为兰台令史,后为典校秘书。历时20余年,撰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《汉书》⊥ 帝永元元年(89),因窦宪擅权案株连,获罪,死于狱中。著述另有《班兰台集》、《白虎通义》。与司马迁并称为'班马'(或马班)。 【班联会】学生会。 【班门弄斧】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。班鲁班,春秋时鲁国有名的木匠。 【班师】调回打仗的军队。也指军队胜利归来。 【班田收授法】日本大化改新时的一种土地赋税制度。646年在全国推行。主要内容是政府对6岁以上平民,每6年班给口分田一次,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纳租、庸、调赋税。 班biàn 1.区别,辨别。 2.治理。 3.周遍。
汉字
衣的拼音
衣的解释 衣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上面象领口,两旁象袖筒,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,为上衣形。衣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从衣”的字与衣服有关。本义上衣) 同本义 衣,所以蔽体者也。上曰衣,下曰裳。--《说文》 一戎衣。--《书·武城》。传服也。” 薄澣我衣。--《诗·周南·葛覃》 东方未明,颠倒衣裳。--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 绿衣黄裳。--《诗·邶风·绿衣》 荀九家乾为衣。--《易·说卦》 夜披衣坐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披紫衣。 又如衣祛(衣袖);衣袖(衣服的袖子);衣裤(上衣与裤子) 服装 衣yī ⒈上衣。泛指衣服~裳。内~。~冠楚楚。 ⒉包在物体外面的胞~。糖~炮弹。 衣yì穿~轻裘。~羽绒服。
汉字
戏的拼音
戏的解释 戏 (形声。从戈。虚声。本义一种兵器) 同本义 假借为麾”。军队中的帅旗 兵罢戏。--《史记·高帝纪》。正义大旗也。” 戏下骑从者八百余人。--《汉书·项籍传》。注大将之旗。” 侧翼 戏,三军之偏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偏为前拒之偏,谓军所驻之一面也。” 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 云烟古寺闻僧梵,灯火长桥见戏场。--宋·陆游《出游》 又如戏场(表演歌舞杂技的场子);散戏;猴戏;游戏;排戏;配戏(配合主角演戏);扮戏 戏剧 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,戏台 戏(戲、戯)hū ⒈ ⒉见xì。 戏(戲)xì ⒈玩耍~耍。儿~。游~。 ⒉嘲弄,开玩笑~弄。嘲~。前言~耳。 ⒊演剧或歌唱、舞蹈、杂技等表演~剧。~曲。演~。唱~。杂~。看~★~。木偶~。花鼓~。 戏xī 1.通"羲"。 2.通"巇"。险峻。 3.古地名。 戏huī 1.大将之旗。参见"戏下"。引申为指挥。 戏suō 1.酒樽名。
汉字
采的拼音 cǎi
采的解释 采 (会意。从爪从木。甲骨文,上象手,下象树木及其果实。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。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) 同本义 采,捋取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俗作採。 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--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 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 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 行以肆夏,趋以采荠。--《周礼·乐师》。司农注乐名。或曰皆逸诗。” 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--晋·陶渊明《饮酒》 又如采花;采果子;采及葑菲(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) 引申为采集;搜集 古有 采 cǎi ①摘(花、果子)~蘑菇。 ②开采~矿。 ③搜集~样。 ④选取~购。 ③精神;神色神~、兴高、烈。 ④同'彩'。又见cài。 【采茶扑蝶】钢琴曲。刘福安作曲,根据福建民间舞蹈《采茶灯》改编。乐曲欢快活泼,表现了采茶女的喜悦心情。属再现的三段体。 【采茶戏】戏曲的一种类别。是流行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省区的各种采茶戏的统称。均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。艺术风格同花鼓戏、花灯戏相近。 【采访】搜集寻访。多用于新闻活动~老工人、~新闻。 【采风】 ①搜集民歌。 ②创作人员到基层体验生活,搜集材料。 【采纳】接受(意见、建议、要求、方案)。 【采石之战】南宋抗金重要战役之一。绍兴三十一年(1161)金废帝完颜亮率军攻宋,十一月自西采石杨林渡渡长江。南宋大臣虞允文召集宋军将士在采石(今安徽当涂北)迎 击,大败金兵。完颜亮因金军内讧被杀,金军撤退。 【采撷】 ①采摘。 ②采集。 【采邑制】始于8世纪的西欧封建土地占有制。封主分封土地给封臣,封臣为封主尽一定的义务。初期采邑不可世袭,后逐渐变为世袭领地。采邑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的形成和 发展,至11世纪采邑制完全废除。 采 cài采地,采邑,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田地(包括耕种土地的奴隶)。又见。
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

工具链接
©2010-2024  三思工具查询网 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组词  英语单词  测网速  在线新华字典  恰融网  范文  蕾蔻网  
鄂ICP备20010684号-8   
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