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思工具查询网

毛子檄

词语 毛子檄
毛子檄的意思,词语解释 1.《后汉书.刘平王望等传序》"庐江毛义少节﹐家贫﹐以孝行称。南阳人张奉慕其名﹐往候之。坐定而府檄适至﹐以义守令﹐义奉檄而入﹐喜动颜色。奉者﹐志尚士也﹐心贱之﹐自恨来﹐固辞而去。及义母死﹐去官行服……后举贤良﹐公车征﹐遂不至。张奉叹曰'贤者固不可测。往日之喜﹐乃为亲屈也。斯盖所谓"家贫亲老﹐不择官而仕"者也。'"后因以"毛子檄"为孝子不贪利禄﹐只为养亲而出仕之典实。
汉字
毛的拼音 máo
毛的解释 毛 (象形。金文字形。毛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从毛”的字多与皮毛有关。本义眉毛、头发、兽毛) 同本义 毛,眉发之属及兽毛也。--《说文》 不获二毛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。注二毛,鬓发斑白。” 王燕则诸侯毛。--《周礼·司仪》 皮毛者,肺之合也。--《素问·欬论》 其动物宜毛物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 毛马而颁之。--《周礼·校人》 以启其毛。--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 皮之不存,毛将焉傅?--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 胚不生毛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 与旃毛并咽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 毛máo ⒈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羽~。牛~。鸭~。枇杷叶背面有绒~。 ⒉特指头发鬓~。 ⒊像毛的东西 ①指庄稼草木等不~(未开垦,不长庄稼等)之地。 ②东西上长的霉菌久没见太阳,皮鞋上都长~了。 ⒋皮的,毛织品~货。~线衣。 ⒌粗糙,没有加工的~糙。~坯。 ⒍粗略,估计的~重。~利。 ⒎慌忙,急躁~ ~腾腾。~里~躁。 ⒏惊慌,恐惧她吓~了。他心里发~。 ⒐小,细~孩子。正下~ ~雨。 ⒑我国货币"角"的别称五~钱。 ⒒ 毛mào 1.人体和动植物表皮上所生的丝状物;鸟禽类的羽毛。 2.特指须发。 3.借指兽类。 4.指带毛的兽皮。 5.(又读mào)谓选择牲畜的毛色。 6.去毛。参见"毛炰" 。 7.指地面所生的植物。多指农作物。 8.特指物体上长的霉菌。多呈丝状,丛生。 9.比喻多而细碎。参见"毛举"﹑"毛起"。 10.小,微不足道。多用于贬义。 11.未 经加工的;粗糙。 12.凝。多指物象。 13.粗略的;不纯净的。 14.粗率,不细心。参见"毛手毛脚"。 15.无。 16.方言。谓货币贬值。 17.见"毛腰"。 18.谓惊慌 。 19.副词。大约;约摸。 20.通"牦"。牦牛尾。 21.方言。恼怒,发火。 22.古兵器名。 23.中国辅币"角"的俗称。 24.中医学术语。指较浮的脉象。 25.周畿内 采邑名。姬姓。文王子叔郑为始封之君,世称毛公。西周时其地在今陕西岐山﹑扶风一带,东迁后在今河南洛阳附近的宜阳。参阅杨伯峻《春秋左传注.僖公二十四年》。 26.姓。
汉字
子的拼音
子的解释 子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小儿在襁褓中,有头、身、臂膀,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。子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婴儿) 同本义 子,十一月阳气动,万物滋,人以为偁。象形。古文从巛,象发也。籀文从囟,有发、臂、胫,在几上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。 子,子息。--《广韵》 居然生子。--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 子也者,亲之后也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 子者,父之合也。--《春秋繁露基义》 子者,父之阴也。--《汉书·杜钦传》 干、越、夷、貉之子,生而同声,长而异俗。”--《荀子》 又如子衣(小儿的胎衣 子zǐ ⒈儿,儿或女~女。~孙。泛指人男~。女~。 ⒉称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士~。舟~。 ⒊〈古〉写在姓氏后面〈表〉对人的尊敬孔~。庄~。墨~。也指一个流派的人诸~百家。 ⒋〈古〉对人的敬称(多指男子),相当于"您"以~之矛,陷~之盾,何如? ⒌旧时称师长或门徒夫~。弟~。 ⒍植物的籽实或动物的生殖细胞瓜~。油菜~。卵~。精~。鱼~。 ⒎幼嫩的~鸡。~鸭。~姜。 ⒏〈古〉五等爵位(公侯伯~男)的第四等~爵。 ⒐〈古〉图书分类法,四部(经史~集)的第三部。 ⒑从母体产生的,跟"母"相对的~金(利息)。~音(辅音)。 ⒒地支的第一位,也用作次序第一。 ⒓ ⒔ ⒕ ⒖ ①弟弟,子侄等职工~弟。 ②后辈,年轻人工农~弟。 ⒗子(读轻声)词的后缀。加在名词、形容词或动词等的词素之后绳~。珠~。凳~。瘦~。瘸~。出了乱~。 ⒘子(读轻声)少数量词的后缀一揽~。敲几下~门。 子zi 1.名词后缀。 2.某些量词的后缀。 3.用于动词﹑形容词词素之后,构成名词或名词性词组。 4.助词。表示时态﹑动态,相当于"着"﹑"了"。 5.助词。表示语气 。
汉字
檄的拼音
檄的解释 檄 (形声。本义檄文) 同本义 太祖得书,便命移檄。--《英烈传》 制府檄下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所有文檄,幕下儒生设意修词(文檄”即檄文。古代用以征召、晓喻或声讨的文书)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 奉檄守御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又如传檄(传布檄文);羽檄(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) 泛指信函 使君子年善?来檄可求。--王安石《寄丁中允》 檄 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。--《儒林外史》 檄其人士,于政治宗教,皆欲 檄xí〈古〉用于征召、晓谕、声讨的文书~文。传~声讨。
汉语词典

汉语词典网是一个专为汉语学习者和爱好者设计的综合词典平台,收录了最新的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所有词语,共计22万条。用户只需输入想要查询的词语或汉字,即可获得详细的解释和发音。每个词条包括拼音、释义和用法示例,帮助全面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。我们还提供汉字的详细信息,如拼音、笔画、部首和读音,确保用户准确理解和发音。界面简洁友好,操作流畅、方便查阅和学习。汉语词典网致力于不断更新词库,确保信息准确权威。

工具链接
©2010-2024  三思工具查询网 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北京时间  在线组词  英语单词  测网速  在线新华字典  汉语词典  
鄂ICP备20010684号-8   
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