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思工具查询网

俞儿舞

词语 俞儿舞
俞儿舞的意思,词语解释 1.古代杂舞名,即巴渝舞。其舞创自汉初。阆中賨人,其俗喜舞,汉高祖乐其猛锐,数观其舞,后使乐人习之。阆中有渝水,賨人所居,故名巴渝舞。《宋书.乐志二》有《魏俞儿舞歌》四篇,魏初建时所用,王粲造。参见"巴渝舞"。参阅《晋书.乐志上》。
汉字
俞的拼音
俞的解释 俞 (会意。从亼,从舟,从刂,刂水也。”本义与造船有关,不详)古代挖空树木做船 俞,空中木为舟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空中木者,舟之始 俞 文言叹词。犹言然”。表示应答或肯首。是;对 答应;允许 俞 安定 愉快 俞yú ⒈文言叹词。〈表〉同意,许可~,愿闻! 俞shù身体上的穴位~穴。胃~。肺~。 俞yù 1.通"愈"。更加;越发。 2.通"愈"。病痊愈。 3.通"谕"。参见"俞咨"。 4.见"呴俞"。 俞shū 1.汉侯国名。地在今山东夏津县。 俞chòu 1.姓『有司徒掾俞连。见《广韵.去宥》。
汉字
儿的拼音 ér
儿的解释 儿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人”字,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。儿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儿”的字大都与人”有关。本义幼儿。古时男称儿,女称婴,后来孩童都称儿) 同本义 儿,孺子也。--《说文》 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?--《老子》第九章 老人儿啼。--《史记·循吏列传》 男曰儿,女曰婴。--《苍颉篇》 见两小儿辩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 又如儿女子(孩童);儿剧(犹儿戏);儿话(孩子话);儿撬(拐棍儿);儿拜(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);儿啼(小孩哭);儿孩(孩童) 儿女,父母所生的子女,第一代后裔 儿 ér ①小孩子婴~。 ②年轻人(多指青年男子)男~。 ③儿子~女。 ④词尾,同前一字连成一个卷舌音小孩~。 【儿歌】儿童文学的一种。一般与童谣合称为儿童歌谣。儿歌是指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。形式短小活泼,用辞简明,节奏明快,韵律响亮,适合儿童接受和传唱。 童谣则指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。 【儿化】〈语〉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,即后缀'儿'字不自成音节,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,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。又叫儿化韵。 【儿化韵】见【儿化】。 【儿童节】见【六一儿童节】。 【儿童文学】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。包括童话、诗歌、小说、故事、戏剧等形式,要求通俗易懂、生动活泼,适应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的智力和爱好。 【儿童心理学】心理学分支之一。研究儿童心理发生、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。 【儿戏】像小孩子那么闹着玩。比喻对重要的工作或事情不负责、不认真视同~。 儿rén 1.见《说文.儿部》。 儿ní 1."齯"的古字。参见"齯齿"。 2.姓『有儿宽。见《汉书》本传。
汉字
舞的拼音
舞的解释 舞 (形声。从舛,两足相背。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。本义舞蹈) 同本义 舞,动其容也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 乐容曰舞--蔡邕《月令章句》 又如舞旋(旋转的舞蹈;耍弄,舞弄);舞判(装扮钟馗、判官等形象的舞蹈);芭蕾舞;歌舞(唱歌和舞蹈的合称);舞局(舞会);舞咏(舞蹈歌咏);舞头(领舞者);舞天(古代东方部族 祭天之舞);舞妓(以歌舞娱人的妓女);集体舞 钟体的顶部 钲上谓之舞。--《考工记·凫氏》 舞 跳舞 请以剑舞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项庄拔剑舞。 项伯亦拔剑起舞。 留连戏蝶时时舞 舞wǔ ⒈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,作出各种姿势的表演跳~。歌~。~蹈演员。能歌善~。 ⒉挥动~动。~拳。 ⒊玩弄~弊。~文弄墨。~文弄法。
汉语词典

汉语词典网是一个专为汉语学习者和爱好者设计的综合词典平台,收录了最新的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所有词语,共计22万条。用户只需输入想要查询的词语或汉字,即可获得详细的解释和发音。每个词条包括拼音、释义和用法示例,帮助全面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。我们还提供汉字的详细信息,如拼音、笔画、部首和读音,确保用户准确理解和发音。界面简洁友好,操作流畅、方便查阅和学习。汉语词典网致力于不断更新词库,确保信息准确权威。

工具链接
©2010-2024  三思工具查询网 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北京时间  在线组词  英语单词  测网速  在线新华字典  汉语词典  
鄂ICP备20010684号-8   
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73